SayCoo論壇

查看: 2274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貓愛滋病 令許多飼主心裡直發毛!

[複製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1
發表於 2006-8-7 23:32:08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*與人類愛滋病毒同科不同種

正式全名為貓免疫不全病毒感染症(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;FIV),其實就是一般大眾所稱的貓愛滋病;會有這樣的稱號,其實是由於該病病毒與人類疾病中的愛滋病毒,屬於同病毒科但不同種的因素,且由於發病時所呈現的病症相似,因此貓愛滋病的稱號也就不脛而走。
  
然而,雖然是同科不同種的病毒,但因為目前尚未有研究證實貓愛滋病會傳染給人類、狗狗或其他動物,因此除了需要細心呵護患貓的狀況之外,飼主並不用太過於恐慌。
  
貓咪在患病時會呈現慢性口炎、齒齦炎、下痢、消瘦、慢性鼻炎、結膜炎、上呼吸道感染症……等多種慢性病症狀,在病例上,甚少有急性死亡的案例。

*循序漸進破壞免疫系統功能
貓免疫不全病毒感染症的病原,在醫療上屬於反轉錄病毒科(retroviridae),主要的致病機制為漸進性破壞免疫系統的功能、以及傷害細胞,使得免疫系統直接或間接的受到傷害,而造成後天的免疫不全。
  
因此,就算在感染病毒後,患貓對於該病毒產生免疫反應,卻仍然沒有足夠的免疫機制,可以壓抑病毒的繁殖、感染及對細胞所造成的傷害。

*家貓與米克斯貓患病機率高
在自然的狀態下,貓愛滋病的病毒,可以保存於病貓或帶原貓的血液及唾液當中;主要的傳播方式是經由患貓咬傷或是傷口傳染,再經過患貓由乳汁分泌、胎盤、口部或是繁殖系統等方式感染,這些都是常見的傳染途徑。
  
根據調查指出,台灣寵物貓咪的感染率,約在百分之二點五六至百分之四之間。根據統計,感染貓愛滋病的患貓大多為家貓和米克斯貓,純種貓受到感染的機率較低;這是因為純種貓咪通常飼養在控制良好且封閉的環境,而流浪在外的也放貓咪因為本身具有領域性,必須時常和其他貓兒爭奪地盤,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受傷及感染的機會。
  
由此可知,就貓愛滋病而言,環境因素與感染機率之間,絕對有著相當的關聯性。

*患貓的臨床症狀與診斷方法
當貓咪受到感染之後,身體機能可能會出現:
 (一)沒有臨床症狀,卻成為終生帶原者,並且持續的散佈病源。
 (二)潛伏感染,幾個星期甚至一年以上才會發病死亡。

發病後的症狀,一般而言沒有特異性,患貓可能出現頑固性高燒、食慾不振、嘔吐、腹瀉、口腔或牙齦發炎、體重減輕、淋巴結腫大及脫水等症狀;或是因為免疫不全的關係,而繼發其他疾病的合併感染,並出現其他疾病應有之特異性病徵。
  
由於感染初期或單純感染發病的貓,在臨床上並無特異性的症狀,所以血液檢查有無抗體的存在,是唯一的檢測方法。而患貓才會有的抗體,藉由檢驗套組,只需要三滴血、二至三分鐘,即可做出篩檢,檢測出陽性的貓,可及早隔離與治療。

*多數抗病毒藥物均有副作用
由於貓愛滋的病原為病毒,且不只是破壞免疫系統的機制,對於淋巴組織、骨髓等器官,以及腦、神經的破壞,會漸進式地危及患貓的生命。
  
專門針對病毒治療的藥物不多,多數的抗病毒藥物均有副作用,亦會影響到本身的細胞,故建議以支持療法、對症療法及預防二次性感染,是為現階段治療的主要目標,若有其他病原的合併、繼發感染,則更要小心的治療。

*美洲國家已有相關疫苗推出
FIV病毒於一九八六年被分離出來後,由於血清型別多,因此在疫苗研發方面,較具困難性;目前在美洲國家已有FIV疫苗的推出,對於貓咪又將是一項福音。 
  
另外,由於此病藉由血液或唾液傳播,所以避免讓家中的貓咪接觸到外來貓咪,也是很重要的。要注意:
 (一)種貓應該要有篩檢選過,避免經由交配傳染或胎盤垂直感染。
 (二)貓媽媽或貓爸爸沒有檢驗過的小貓,均應接受檢驗。
 (三)避免家貓外出與野貓接觸,可以實行節育手術,降低貓咪出外遊玩的動機。

*請以關心照護取代惡意遺棄
若家中貓咪檢測時發現患有貓愛滋病,請及早就醫治療,或做好預防二次性感染的可能,單純的貓免疫不全病毒感染症,其死亡率並非百分之百,做好萬全的準備,避免讓患貓再度接觸其他貓隻,在適當的環境及照料下,仍可能健康到老。
  
再次強調,貓愛滋病雖名為愛滋,但並沒有證據指出該病會感染人類,所以若家中的貓有愛滋病,請不要將牠遺棄,才是一個負責任的好飼主。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加入會員

本版積分規則

手機版|黑名單|SayCoo論壇

GMT+8, 2024-6-1 07:19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